微喷弥雾系统是最为重要的系统,它是确保离体材料的发育有充足而适宜的水分,是空气湿度及基质湿度的保障系统。目前,用于环境水分控制的方法有微喷弥雾法与超声波雾化法。但在生产上前者用得最多,具有易建设,便于操作与控制,系统较为稳定,而后者大多用于室内或植物工厂内建设所用,在大棚或露天情况下以选择微喷弥雾化较好。
该系统主要由以下几大部份组成,包括动力泵、供水管道、微喷头,另外还有起控制作用的电磁阀及手动式备用阀门。这几部分所起的作用各异,其中动力泵是为系统供水加压用的,通过它使水具有一定的压力从而产生细雾,一般按基地面积及喷头数量的多少来选择扬程或功率。具体施工时,可先对系统进行计算,即喷头数量及每个喷头所需的雾化压力,再估算出适合的功率与扬程。否则会出现匹配不当而导致压力不足雾化不好,或压力过大冲落喷头而影响育苗。动力泵有增压泵、潜水泵、普通水泵之分,具体因情况选用。


在自来水压力大的时候可不必安装水泵,只需直接在管道上安装电磁阀门即可。另外在使用压力罐作为水的增压系统时,也可以取代动力泵,而且运用压力罐系统增压时,压力可调而较为稳定,现在也在生产上被选用。在购置动力泵时可因基地大棚数量确定,一般一个区一个,也可多区共用,这可因生产实际而定。但这些工作都需在施工前就规划好,以免完工后又进行翻工。
供水管道是水的输送系统,也是营养液的供给系统,是基地建设较为重要的部分,在施工前先进行科学区划,要针对基地进行合理分区,再按分区情况去配制选购水管,分区也是基地建设工作中较为关键的,它是按照面积大小以及所培育品种的数量或者不同植物的培育周期或生产周期来进行区划的,一般一个分区就相当于一个相对独立的微环境,它在水供应、二氧化碳供应或者营养供应来说都是相对独立的,一般8米×30米的标准大棚,以棚中间的横向走道为界分为两个区,每个区在计算机分控器的控制下,能创造出相对独立的微域环境。所以在布管安装供水管时就要预先作好区划。区划过小影响效率及增加投资成本,区划过大会造成同区内环境因子差异大,影响控制的精确度。通常以100平方米左右的面积为一个区。科学合理的分区,对于育苗时品种安排及阶段性控制都会带来方便,你可以同一个品种或相类似的品种繁育在同一个区,也可以是同一个育苗阶段的品种培育在同一个区,还可按生产周期的需要,不同区间进行套繁。
分区完毕后,就可购置水管进行分区安装,水管一般以自来水管为好,可以是钢管也可以是塑料管,生产上大多为了安装方便而选择塑料管,以PVC管为多,在管道及配件的购置上也要先做个计划,一般整个管道系统分为主管与支管,主管是总进水管宜粗,支管是架设于每个苗床上方的喷雾管宜细,具体规格可按压力及需水量来定,而配件之类就是如三通、手阀、堵头、弯头、止回阀等,一般每个苗床上方的喷雾管两端都要装一个手动阀门,进水端的阀门是为了检修或电磁阀损坏时启用,而末端的手阀是为了管内排污时用,其它的配件按需灵活选用。在水管布设安装时,还需在每个区的主水管上安装一个电磁阀门与并联的手动阀门,电磁阀门起到控制整个区自动弥雾时启用,并联手阀是在电磁阀损坏或停电应急时启用。
在安装时,管与管的连接一般用专用胶水,使用胶水时,动作要求利索而且一次拧紧成形。另外,还需用抹布擦试管壁再涂胶水,这样才能做到密封防漏,在条件许可时最好请水管工按图配合安装。水管安装虽是简单的工作,但事先的画图规划还是极为重要的,它是整个育苗工厂的血液循环系统,是极为重要的部分,一定要有计划再安装,以免布错管道而翻工。这里还需补充的一点就是,管的安装与架设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明管,一种是暗管,所谓明管,主管与支管都是装于走道或苗床上,它的优点是检修方便,更改也方便。而暗管是埋设于走道下或者苗床底部只引出喷雾的毛管,这种暗管布设,美观而整洁,不露管道,但整修更改不便,选择哪种布设方式按生产者实际灵活选择。 |